一、设计研发
1、应具备能自主研发、设计新产品和新工艺,具备从原料选型、色彩、表面效果设计,到合成革制造工艺设计的全流程研发设计能力。
二、原材料零部件
1、基体应采用水性聚氨酯树脂或无溶剂树脂,且不应检出。
2、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固体含量应≥30%,断裂伸长率≥300%。
3、合成聚氨酯原料MDI()应符合GB/T13941的规定。
三、工艺及装备
1、原材料入库和成品出库应具备信息化管理系统(ERP、MES等)。
2、原材料配方应采用自动配料工艺。
四、检验检测
1、具备对原材料水性聚氨酯树脂的粘度、拉伸负荷、断裂伸长率等项目的检测设备并开展检测。
2、具备对成品外观质量、规格、拉伸负荷、断裂伸长率、撕裂负荷、剥离负荷、耐黄变性、耐水解性、甲醛、等项目的检测设备并开展检测。
法和预聚体法的主要区别是,在法中,聚氨酯先预聚成分子量较大的预聚体,由于分子量大的预聚体粘度大,必须稀释降低粘度;而预聚体法中根据需要可加或不加少量等溶剂。这两者的概念有所交叉,有的乳化方法既属法又属预聚体法。
熔融分散法又称熔体分散法、预聚体分散甲醛扩链法。预先合成含叔胺基团(或离子基团)的端NCO基团预聚体,再与尿素(或氨水)在本体体系反应,形成聚氨酯双(或含离子基团的端脲基)低聚物,并加入氯代酰胺在高温熔融状态继续反应,继续季胺化。聚氨酯双离聚物具有足够的亲水性,加酸的稀水溶液形成均相溶液,再与甲醛水溶液反应进行羟化,含羟的聚氨酯严能在50-130℃用无限水稀释,形成稳定乳液。当降低体系的pu值时,能在分散相中进行缩聚反应,形成高分子量聚氨酯。含离子基团的端NCO预聚体形成端脲基或基聚氨酯低聚物后,则直接在熔融状态乳化于水,再加甲醛水溶液进行羟化及扩链反应。
复合乳液聚合法有两种工艺:
⑴互穿聚合网络(Interpentrating Polymer Network)。体系中至少有一组分为交联结构,在分子水平上发生作用,如以酯单体作为合成聚氨酯预聚体的,然后再在聚氨酯乳液中进行聚合即制得酯改性聚氨酯的互穿网络型乳液。
⑵在水性聚氨酯乳液中加入酯不饱和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 形成所谓核-壳型酯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复合乳液。陈义芳采用酯单体作为聚氨酯溶剂制得IPN 结构的酯改性的聚氨酯乳液,研究表明其涂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及耐污染性。杨建文等将具有羟基侧基的树脂与含有残留异基的聚氨酯酯进行接枝反应,经胺中和后,用水分散形成自乳化水性体系。研究表明当接枝树脂中聚氨酯含量在30%~50%时,光固化涂层具有较好的硬度、耐溶剂性和耐水性。
您好,欢迎莅临罗星,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